全國法院環境資源 司法實務培訓班順利結業
2025年8月21日,為期四天的全國法院環境資源司法實務培訓班在國家法官學院新疆分院順利結業。此次培訓班由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支持,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與國家法官學院新疆分院聯合舉辦,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實全國法院援藏援疆工作推進會精神,加強環境資源審判專業化能力建設,培養適應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審合一”需要的審判人才。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分院及解放軍軍事法院的116位學員參加此次培訓。
本次培訓班課程設置科學合理,涵蓋環境資源刑事審判理論與實務、環境民事侵權疑難問題、公益訴訟審判實務、涉森林資源案件審判實務、新礦法背景下礦產資源糾紛審判實務以及“雙碳”背景下應對氣候變化的司法應對等多個領域。課程內容既注重理論前沿,又緊密結合審判實踐,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全體合影
培訓班邀請了來自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法院的資深法官以及知名專家學者授課。他們憑借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學員們帶來了精彩紛呈的課程。南京環境資源法庭副庭長姜立、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審判長賈清林、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汪勁、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三級高級法官楊迪、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副庭長黃成、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三級高級法官葉陽、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三級高級法官朱婧、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三級高級法官孫茜先后就《環境資源刑事審判理論與實務》《新礦法背景下礦產資源糾紛若干審判實務》《我國生態環境法典的編纂與相關立法課題》《涉森林資源案件實務問題》《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實務》《生態環境民事責任若干問題》《環境資源指導性案例解讀與寫作》《雙碳背景下中國法院應對氣候變化的結構與挑戰》主題進行了專題講座。
專家授課
在培訓期間,學員們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分享各自在審判工作中的經驗與心得。通過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形式,學員們對環境資源審判中的疑難問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為今后的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學員們紛紛表示,通過與專家學者和一線法官的深入交流,不僅拓寬了視野,更新了理念,還提升了處理復雜環境資源案件的能力。今后將以此次培訓為契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不斷提升審判質效,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貢獻司法力量。
此次全國法院環境資源司法實務培訓班的成功舉辦,不僅提升了環境資源審判人員的專業能力,也為推動全國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工作協同共進、構建全國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大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基金會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整合社會資源,為提升我國環境司法的專業化水平、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大局貢獻更多力量,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