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保護界動態 > 保護動態

世界候鳥日 | 誰是濕地中姿態最美的鳥?

媒體:原創  作者:保護國際基金會   專業號:保護國際基金會 2024-05-15 14:40:40

世界候鳥日(World Migratory Bird Day, WMBD)每年有兩次,分別是5月和10月的第二個星期六,以配合不同地區鳥類遷徙的周期性。2024年世界候鳥日為5月11日和10月12日,主題為“昆蟲數量減少”(Insect Decline),官方口號為“保護昆蟲,保護鳥類”(Protect insects, protect birds),這是世界候鳥日首次關注昆蟲對候鳥的重要性,在官方海報上得到了突出詮釋。

2024世界候鳥日官方宣傳圖和海報 圖源:WMBD官網

值得注意的是,海報中有一種體態優雅、以蟲為食的鳥類,在水面行走或飛翔時飄逸美麗,宛如“凌波仙子”,它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主角 —— 水雉

水雉(Hydrophasianus chirurgus) 圖源:WMBD官網

認識水雉

水雉家族中的旅行家

水雉是鸻形目水雉科水雉屬的中型涉禽。在繁殖期,它們會長出金黃褐白羽毛和長長的尾羽,在水面行走或飛翔時飄逸美麗,體態優雅,被人們稱為“凌波仙子”“水鳳凰”。水雉是以昆蟲等節肢動物為主食的雜食性鳥類,也取食軟體動物等小型無脊椎動物,偶爾取食水生植物的種子和花蜜。

在水雉科的8種鳥類中,水雉是唯一具有繁殖羽(夏羽)和非繁殖羽(冬羽)兩種羽色變換和季節性遷移現象的種類

身披繁殖羽的水雉,金黃色后頸和纖長尾羽十分吸睛?王欖華

水雉主要生活于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在東南亞至南亞為常見留鳥;在中國主要繁殖于北緯32°以南的地區,在臺灣省為留鳥,在大陸地區為夏候鳥,每年3月末至4月上旬遷到繁殖地進行繁殖,9月末至10月上旬遷離繁殖地。

水雉在全球的分布 圖源:IUCN官網

“仙子”獨愛水上葉

水雉棲息在富有挺水植物和浮葉植物的淡水湖泊、池塘、水田和沼澤地帶,在芡實、菱角、睡蓮、蓮、荇菜等水生植物的葉片上進行覓食、停息、繁殖等活動。它們也因此進化出一雙大腳,細長的腳趾伸展后能更好分散全身重量,以便在浮葉上穩步行走。

廣東肇慶的芡實被稱為“肇實”,當地人稱芡實塘內棲息的水雉為“肇實雞”;臺灣的水雉多棲息于菱角田間,因與菱角關系十分密切而被稱為“菱角鳥”;由于喜愛活動在有浮葉植物的水澤地區,水雉也有“葉行者”的稱號。

“凌波仙子”水雉在芡實葉片上行走,大腳十分醒目 ?王欖華

關注水雉

據統計,水雉是2023年被鳥類愛好者拍攝和觀察最多的國家二級保護鳥種。在眾所矚目的背后,不僅僅是水雉美麗的外表,還有其稀有性特殊性

稀有性:種群數量呈下降趨勢

在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水雉的全球種群數量呈下降趨勢。隨著適宜生境的變化,分布范圍逐漸縮小。資料顯示,水雉在中國已從以往的普遍分布變為非常稀有,目前的整體數量估計不超過2000只。

在廣東省,肇慶地區盛產芡實,當地鄉村曾遍布芡實塘,為水雉提供了廣闊的棲息環境和豐富的食物。2003年,肇慶市鼎湖區永安鎮江溪村的芡實塘被證實是當時國內最大的水雉分布和繁殖地,高峰期時種群數量可達1500只;但自2005年起,隨著江溪村芡實塘種植面積逐年縮小,當地水雉也逐漸減少、消失。

水雉也曾廣泛分布于臺灣省的淡水濕地,但1990年代末,因發展工業、漁業、養殖業和興建高鐵,大量濕地被開發利用,導致水雉棲息地面積和種群數量急劇減少;1990年后,僅在臺南地區的菱角田內殘存約40-70只。

獨特性:“一妻多夫”、“爸爸帶娃”

水雉有著鳥類中很罕見的一雌多雄(polyandry)婚配制度:在同一個繁殖季,一只雌鳥可有1-4個不等的雄性配偶;在繁殖期間,雌鳥主要負責占區、產卵、保護領地,雄鳥則主要負責筑巢、孵卵、孵化、育雛。這種婚配制度在鳥類生態學研究中有重要價值,因此受到鳥類研究者及愛好者的關注。

保護水雉

生存的困境

從水雉的習性和生境變化中不難看出,水雉數量下降、從一些地區的普遍分布到非常罕見,主要原因如下:

水雉的棲息生境較為單一。擁有大面積浮水葉片的芡實塘、藕塘、菱角田這類濕地,雖承擔著水雉棲息地的重要功能,但也會因種植模式轉變、土地利用方式轉變等因素而喪失這一功能。棲息地的減少會導致水雉數量下降。

水生作物種植過程中的物理和化學影響,例如作業船只駛入、使用農藥都會對水雉種群產生威脅,有研究者就觀察到在芡實種植中使用毒性較強的農藥會使水雉雛鳥死亡。

可以怎樣保護水雉?

除了遵守愛鳥護鳥的基本原則外,要保護水雉,需要從根本上保護其棲息地。

自1990年代起,臺灣省臺南地區開始認識到水雉保護的問題并開始實踐水雉保護工作,政府和環保組織通過設立水雉保護區域、探索使用自然友好的有機耕作方式種植菱角、推廣自然友好農產品認證等方式,有效地保護了水雉的棲息地,實現了水雉種群逐步增長;2020年,江蘇省科研團隊發明和實驗了一種水雉棲息地近自然恢復的方法,根據鳥類棲息地現狀條件,利用對原有生境干擾最小的改造方法,結合水雉遷徙動態,從植被恢復、地形改造、水文調控等方面入手,營造水雉棲息生境,恢復水雉棲息地,助力水雉保護。

保護國際基金會(CI)也正在與合作伙伴探索有效保護水雉、同時保證農業生產可持續的好辦法,為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提供好的案例,期待有更多伙伴的加入。

結語

鳥類在農業害蟲控制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沒有鳥類天敵的情況下,某些昆蟲的過度繁殖會損害農作物。如果為保護農作物使用殺蟲劑和除草劑,這會減少昆蟲數量,同時減少鳥類生存所需的高能量食物源,從而引發鳥類免疫系統衰弱、繁殖成功率降低、死亡風險增加等問題,使農業害蟲失去天敵。

我們僅以水雉為引,響應2024年世界候鳥日的呼吁:在農業生產中減少使用殺蟲劑和化肥,探索有機農業的可能性。

【參考資料】

Hoyo J D , Elliott A , Sargatal J . 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Volume 3[M]. Barcelona: Lynx Edicions, 1996.

趙正階.中國鳥類志: 上卷: 非雀形目[M]. 長春: 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黃瑞靜.官田菱農友善環境耕作的反身實踐:菱角與水雉的共生與共榮[D].高雄餐旅大學飲食文化暨餐飲創新研究所,2019.

愛鳥國際 https://mp.weixin.qq.com/s/Pq62RcEFjv0PSc6HjHt3_A

IUCN官網 https://www.iucnredlist.org/species/22693543/93411790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https://mp.weixin.qq.com/s/1Yl264dgbtnWBMpPcDQsgg

林宜舟.水雉(Hydrophasianus chirurgus)生態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

許勝發.臺南地區水雉系放研究[C]//中國鳥類學研究——第四屆海峽兩岸鳥類學術研討會文集.2000.

吳穎.肇實農業的發展史與綜合利用研究[D].華南農業大學,2020.

韓之明.鳥類的婚配制度[J].生物學通報,1999,(06):12-14.

鄧伯齡.臺南縣官田水雉復育區的棲地管理模式對水雉繁殖影響之研究[D].高雄師范大學,2010.

安樹青,戈萍燕,張靜涵,等.一種水雉棲息地近自然恢復方法[P].江蘇省:CN201911364049.4,2020-05-12.

WMBD官網 https://www.worldmigratorybirdday.org/news/2023/world-migratory-bird-day-2024-focus-insects

【撰稿】毛妍祺

【編輯】謝笑笑

【審校】張誠、孔令紅

閱讀 561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