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微生物資訊 > 疫情資訊

北京此輪疫情何時能徹底結束?疾控專家:不要著急,需用平常心去對待

媒體:環球時報  作者:V   專業號:李明輝 2020-07-08 16:42:55

編者按:北京自從新發地批發市場6月11日發生聚集性疫情以來,7月6日首次出現新增新冠病例零增長。這個消息讓關心國內新冠疫情發展的人們大松了一口氣,下一個關注的話題是:北京此輪疫情何時能徹底結束?

北京疫情何時結束

在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說,7月6日0時至24時,北京無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1例,治愈出院病例4例。這是自6月11日以來首次出現新增病例零增長。她同時表示,6月11日以來累計報告北京本地確診病例335例,在院320例,治愈出院15例,尚在觀察的無癥狀感染者31例。

“零增長不代表零風險。”龐星火強調說,由于仍有數千人尚在隔離觀察,還有31名無癥狀感染者,未來一周不排除有新增本土報告病例的可能性。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此前表示,北京確診病例首次清零以后,后面可能還會出現零星的病例,在零星病例的基礎上再次出現清零以后,再過3周到4周,就能判斷這次疫情徹底地控制了。最終調整應急響應級別,還需要專家和多部門的綜合分析才能決定。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天零增長,不意味著明天就沒有。單獨的數據沒有統計學顯著意義,還需要再觀察。”

在被問及“北京疫情何時結束”時,曾光認為需要用平常心去對待,看疫情在自然狀態下會出現什么情況,“不要著急”。他表示,關鍵是要理解我們為什么要讓確診病例清零。很多國家仍然有那么高的確診病例,就是急著要復工復產。“讓確診病例清零,實際上對中國來說是唯一的選擇,因為它實際上是代價最低的。我們把確診病例控制在幾例甚至是零,對咱們的生產生活都很有利。另外確診病例清零后,就相當于一張白紙,再出現新的感染情況很容易被發現,也很容易再控制。所以我們國家從表面上看為病例清零使了很大勁,但我覺得這還是值得的。要是不清零,麻煩事就多了。因為大家都是易感者,就像干柴一樣,有一個火星都能夠燃燒起來”。

警惕“無癥狀”的“隱秘患者”

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醫療救治組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7日在記者會上介紹說,無癥狀感染者包括兩部分人群,一部分是真正的無癥狀感染者,一部分是處于潛伏期的患者。真正的無癥狀感染者只是核酸陽性,但沒有任何癥狀,沒有符合新冠肺炎患者的特點,也不需要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那些處于潛伏期的無癥狀感染者。童朝暉說,新冠肺炎起病比較隱秘,有些患者潛伏期比較長,他們不是真正的無癥狀感染者,而是隱藏在無癥狀感染者中的隱秘患者。“無癥狀感染者存在一定的感染性,但醫學判斷大多沒有排毒過程,傳染力一般比較弱,傳染性比有癥狀的患者低得多。應該繼續加強無癥狀感染者的甄別,做好對他們的管理,可以有效減少無癥狀感染者引起聚集性疫情”。此外,目前尚在進行隔離觀察的人群也存在一定風險。7日下午,新發地批發市場集中隔離期滿核酸檢測合格人員已陸續解除隔離。

治愈出院后的患者是沒有風險的。童朝暉表示,新冠肺炎雖然傳染性較強,但只要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95%的患者是可以治愈的。治愈、康復好的新冠肺炎患者沒有傳染性,與普通肺炎出院患者一樣。

疫情防控“常態化”

由于北京此次疫情的感染源頭來自何方尚無定論,很多人擔心以后會再次出現類似的突發性疫情。曾光表示,基于現有科學發現,對此的應對方法就是“時刻準備著”。“誰也不能保證北京今后不會出現疫情,也不能保證其他地方不出現,只能加強監測,及時發現,及時控制。讓疫情的出現成為一個局部事件,只影響到一個比較有限的地方”。

曾光還提醒說,“我們要看到,現在新冠病毒的傳播力在增強。北京發現得那么早,目前還確診了300多例。要再稍微晚一點,可能就是3000例了。我們要保持這種警惕狀態,即隨時準備確診為零的狀態被打破,再從頭控制”。

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7日也在記者會上表示,首都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防控新階段,“核酸檢測要成為常態化防控下的常態項目,確保檢測質量和效率”。據介紹,北京核酸檢測機構從6月上旬的98所迅速擴大到184所,6月11日以來,已完成超過1100萬人次的檢測量。

病毒再次升級了嗎?

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6日表示,基因分析結果表明,相比疫情暴發初期和海外輸入的新冠病毒類型,如今韓國境內流行的GH型新冠病毒“傳播能力最強”。美國《細胞》雜志7月3日刊發的論文也認為,全球29%的新冠病毒樣本都出現D614G變異,這種類型的病毒感染能力較前增強。“新冠病毒再度升級”的說法不禁讓很多人感到擔憂。

武漢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病毒所教授楊占秋7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種擔憂主要是因為大家對“病毒變異”的概念理解不夠。“從疫情暴發到現在也就半年,在這么短的時間里發現如此多的新冠病毒類型,顯然并不是病毒自身快速改變,而是科學家通過對這種全新病毒的研究,發現了過去沒有發現的不同基因型病毒。”

至于外界關注的D614G變異型病毒,楊占秋認為,“中國目前流行的優勢型新冠病毒只有一種,不管是武漢還是其他地方,就是這個類型。發生D614G變異的不是中國流行毒株,而是歐洲流行毒株。它是輸入型感染,危害性比變異更大。從目前的疫情看,D614G這個位點變異后,傳播能力和致病能力都很強。在歐洲和其他部分國家流行的毒株基本上都屬于這類。如果它的變化比較多、頻率比較大,可能會對疫苗研發、診斷以及我國的防控能力造成影響。”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6日則表示,目前的證據還無法證實D614G突變病毒株的毒性更強,而且D614G突變不太可能對目前正在研制的疫苗療效產生重大影響。

 

閱讀 299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