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巡護員日|守護我們的森林、長江和高原
世界巡護員日
2007年,International Ranger
Federation(國際巡護員聯盟)和Thin Green Line Foundation(綠色前線基金會)共同發起并將每年的7月31日設立為“世界巡護員日”,全球范圍內保護野生動物和自然環境的支持者都會慶祝這一天,向工作在第一線的巡護員表示關注和感謝,并紀念在工作中受到傷害甚至獻出生命的巡護員。
©張廣文
WWF 2018年在亞洲和中非開展的一項巡護員調查顯示,每七個巡護員中就有一人在工作中受過重傷,比例高達14%,與我們日常熟知的職業相比,巡護員的工作強度大、危險系數高、收入普遍偏低,一般人很少會主動選擇。
©WWF
從看山護林到物種監測,從棲息地保護再到社區發展,巡護員的工作一直充滿著挑戰與艱辛。如今我們對野生動物和生態環境的研究及保護策略的制定,離不開巡護員們在一線那些人跡罕至的生境里,用腳一步一步丈量出來的反饋。
©WWF
1 早期的巡護員
Early Stage
在中國,巡護員最早并不被稱為“巡護員”,而是“護林員”。他們大多數都是林場的職工,自1965年開始,我國開始大面積成立自然保護區,林場被劃進了自然保護區的范疇,于是護林員們開始承擔保護區內護林防火等任務,變成了巡護員。隨著國家公園的建立,生態護林員、國家公園管護員也成為了新時代巡護員們的“新名字”。
有布(右)和哥哥牛布©WWF
早期的巡護員,護林防火,檢查是否有偷盜獵等人為活動的發生是他們的主要工作任務。隨后,一些自然保護區開始與科研院校聯合開展野外監測,來回答“有多少珍稀物種在保護區內”、“保護動物的活動范圍和受威脅影響因素有哪些”這類的問題。于是,巡護員們開始翻山越嶺的找尋動物們生存的痕跡,尋找最好的監測點位放置紅外相機,盡可能的拍攝到足夠完整的動物。
女子巡護員春梅的日常巡護©東寧市林草局
當時巡護員的生存條件并不好,簡陋的裝備和并不保暖的屋子,風餐露宿、食不果腹是很常見的事。
1980年,喬治·夏勒博士以特聘專家的身份參與了WWF與中國政府合作的“熊貓保護項目”,他在《THE LAST PANDA》中描述當時在臥龍12月的野外生活:“我鉆進公用的棚屋。這建筑簡單到極點,由一堆搖搖欲墜的粗木板搭成,板縫勉強用草屋當著,油毛氈做屋頂。門口掛著帆布,免得風雪刮進來”[1]。
喬治·夏勒博士在臥龍
野外的簡易帳篷©?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然而巡護員面臨的最大威脅不是野外環境本身,更多的是與當地居民的沖突。
1998年天然林停伐后,非法進入保護區偷盜獵、挖藥現象明顯增多,我國各大自然保護區開始監測保護區內的人為干擾情況,據王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7年~2001年的監測結果顯示,其中人為干擾主要來自于保護區周邊的社區居民,這給無異于給巡護員的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壓力[2]。
王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人為干擾
1997~2001年統計圖
如果周邊居民不能找到替代生計,那么他們將不會停止進入保護區偷盜獵,挖藥等給自身帶來經濟收入的活動。
與周邊保護區及林場進行聯合巡護與執法
©王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這個時候,保護區開始找尋與社區共同發展的道路,發展替代生計,讓社區也參與保護工作,幫助他們從“獵人”變成“保護者”,巡護員帶動周邊居民一起聯合進行一些社區樣線巡護,保護區給與他們報酬,幫助他們發展替代生計,同時巡護員們也會進行一些護林防火的宣講活動和保護科普活動。
保護區與WWF一起開展社區項目培訓
©王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WWF幫助吉林黃泥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周邊社區建立養蜂合作社©WWF
2 現在的巡護員
Nowadays
科技讓數字化保護成為現實,
大大減輕了巡護員的工作量
2021年,在騰訊AI技術的支持下,WWF和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祁連山國家公園甘肅省管理局張掖分局,根據當地雪豹棲息地及日常巡護管理的實際情況,開發了一套包含紅外相機素材AI 識別、個體識別和巡護監測數據協同管理的系統,嘗試協助科學家和保護區管理人員破解雪豹調查面臨的困局。
圖|雪豹保護數據管理平臺
截止到今天,該系統通過模型優化,系統完成了原型設計,其中AI可識別物種數目從優化前的23類提升至31類,雪豹的圖像級檢出率從優化前的70.8%提升至91.5%,新增了雪豹個體識別和建立雪豹個體庫等模塊,減輕了科學家和保護區管理人員的重復勞動,極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巡護員競技賽,
助力巡護員能力建設
自2016年開始,WWF與合作伙伴已成功舉辦了6屆“東北虎棲息地巡護員競技賽”和1屆“長江江豚巡護員競技邀請賽”。
如若沒有足夠的專業技能和野外實戰經驗,根本無法勝任這一專業性高、工作強度大的工作;為了更好的保護野生動物的家園,巡護員們需要不斷學習和實踐,于是巡護員競技賽應運而生,旨在加強巡護員之間的經驗交流、提升巡護技能、展現巡護員精神面貌,大大提高了社會關注度,7屆賽事共影響了超過一億的社會公眾。
往年的東北虎棲息地巡護員競技賽©WWF
第一屆長江江豚巡護員競技邀請賽©一個地球
2018年,WWF向社會各界征集了《巡護員之歌》歌詞,并為巡護員創作完成了《巡護員之歌》和MV,巡護員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歌曲。這首歌還能在全國各地KTV點唱(點擊“閱讀原文”收看MV)。
©WWF
如今的巡護員有著比以前更好的裝備和更多的社會關注度,但巡護員們仍然忍受著比普通工作更多的危險與孤獨。他們在寥無人煙的荒野中與戰友結伴而行,與全球變暖的危機所帶來的生境減少、野生動物數量急劇下降抗衡著。
巡護員尋找紅外相機點位©WWF
野外的生活荊棘與花叢交織,巡護員們偶爾也會收到自然給予的驚喜。
©李景福
跋山涉水,峰回路轉,偶爾會碰到結伴而行的藏原羚,呆萌可愛之下給野外的寂寥帶來生趣。
藏原羚©阿誠
還能練就一身本領,不僅會用相機,還有好的眼力,扛著相機拍攝遙遠的山頭淹沒在巖石中的雪山精靈。
©王亮
3 未來的巡護員
Future
他們是大山的使者
他們是森林的窗口
他們能第一時間發現路在哪兒
他們是牧民
他們是父母
他們是兒女
他們是風景的捕手
他們是自然的老師
他們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最佳典范
他們是我們走進森林的橋梁
他們是大自然走進人類的向導
巡護員調查雪豹棲息地
©?施小剛/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未來,我們希望更多的科技助力和公眾關注參與到巡護工作上來,作為志愿者、作為傳播者、作為支持者、作為一線巡護員的堅強后盾,也為了更好的與他們一起守護我們所在的同一片藍天、森林、海洋與高山。
預告:
在2023世界巡護員日到來之際,
熊貓君開設的
#巡護員之聲#專欄??
將為大家更新最新的巡護故事、
分享保護一線的動態。
常年和大自然相伴的巡護員們,
都會看到怎樣的風景,
經歷哪些奇遇?
巡護員之聲,應該被聽見。
敬請期待!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