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保護界動態 > 保護動態

NbS近期資訊 | 研究、政策、行業動態、案例等(第22期)

媒體:內詳  作者:內詳   專業號:大自然保護協會 2023-12-27 17:03:59

? Nicolai Brügger/TNC Photo Contest 2019

2023 年 Vol. 12

總第 22 期

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通訊

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 Round-up

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NbS),即保護、養護、恢復、可持續利用和管理天然或經改變的陸地、淡水、沿海和海洋生態系統的行動,有效和適應性地應對社會、經濟和環境挑戰, 同時提供人類福祉、生態系統服務、恢復力和生物多樣性惠益。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中國項目科學部與合作伙伴匯總近期國內外有關于NbS的最新動態,為關注NbS的研究者和實踐者提供信息參考。

2023年起,我們將通訊內容整合為研究、政策與行業動態,新增實踐案例版塊,將簡訊發布頻率保持為每月一期,希望在新的一年為讀者更為全面、及時地呈現NbS相關動態。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UNFCCC COP28)于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3日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城市迪拜召開。本期簡訊特別從NbS的視角梳理了相關信息和觀點。

NbS.在 UNFCCC COP28

UNFCCC COP28就《巴黎協定》首次全球盤點(GST)、減緩、適應、資金、損失與損害、公正轉型等多項議題達成“阿聯酋共識”,并發表了多個宣言以支持氣候行動。

NbS相關成果:

COP28就首次全球盤點達成共識,檢視了《巴黎協定》通過以來全球各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進展,并制訂下一輪目標。各國在最終決議文本中就制定“轉型脫離化石燃料”的路線圖達成一致,即“阿聯酋共識”。決議文本中強調了自然保護與恢復在氣候行動中的重要性,提到了鼓勵實施綜合、多部門的解決方案,加快采用如NbS和基于生態系統的方法(EbA)等方法,通過管理、加強、恢復和保護陸地、內陸水域、山區、海洋和沿海生態系統減少氣候對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帶來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同時推動國家性別平等和參與。

相關鏈接:https://unfccc.int/sites/default/files/resource/cma2023_L17_adv.pdf

損失與損害基金機制運作決議在大會首日通過,明確了基金的運作主體、資金獲取資格、供資安排和資金安排的治理形式。決議指出,基金治理采取國家主導的方法,資金獲取渠道多樣、靈活,包括公共部門、私營部門等多元贈款和貸款。在資金分配方面,強調考慮最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國家的最低比重,特別關注氣候脆弱國家。損失與損害基金初期將設立四年的過渡期,由世界銀行以金融中介基金(FIF)形式運作,后設專門秘書處。

相關鏈接:https://www.cop28.com/en/news/2023/11/COP28-Presidency-unites-the-world-on-Loss-and-Damage

COP28主席國與《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CBD COP15)主席國中國及近30個國家、地區和聯盟共同簽署《COP28氣候、自然和人類聯合聲明》,致力于推進國際、區域和地方合作,全面推動氣候和自然綜合行動的實施。聲明強調支持各國的承諾,加強合作共同達成既定目標,包括對各國的國家自主貢獻(NDC)、國家適應計劃(NAP)以及國家生物多樣性戰略和行動計劃(NBSAP)進行統籌、加大來自多渠道的氣候和自然投融資、確保通過NbS和/或EbA促進共同利益等。

相關鏈接:https://www.cop28.com/en/joint-statement-on-climate-nature

超過150個國家簽署了《關于韌性糧食體系、可持續農業及氣候行動的阿聯酋宣言》(The Emirates Declaration o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Resilient Food Systems and Climate Action),各國承諾到2025年將農業和糧食系統納入各自NDC和NAP。這也是COP28食品系統議程的核心內容之一。簽署國家包括巴西、中國、歐盟和美國等全球糧食系統溫室氣體排放量較高的締約方。

相關鏈接:

https://www.cop28.com/en/food-and-agriculture

森林與氣候領導人伙伴關系(FCLP)COP28部長級會議重申按照《關于森林和土地利用的格拉斯哥領導人宣言》采取行動的雄心。剛果(金)、加納、巴布亞新幾內亞和剛果(布)宣布了由公共、私營和民間社會合作伙伴提供資金支持的國家森林、氣候和自然一攬子計劃。

相關鏈接:

https://forestclimateleaders.org/wp-content/uploads/2023/12/09122023-FCLP-RELEASE-FINAL-FINAL.pdf

“從協議到行動:利用30×30應對氣候變化”高級別活動舉辦,中國宣布正式加入“自然與人類高雄心聯盟”。該聯盟于2021年“一個地球”峰會上啟動,承諾到2030年保護至少30%的陸地和海洋(“30×30”),目前已有118個國家加入。同時在會上多米尼加宣布設立全球第一個抹香鯨海洋保護區

相關鏈接:https://www.hacfornatureandpeople.org/30x30-leads-nature-day-as-the-most-prominent-biodiversity-goal-to-combat-climate-change/

美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瑞士和巴基斯坦以及兩個聯合國機構宣布加入“增強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以加速氣候轉型”(ENACT)伙伴關系。去年COP27上成立的ENACT致力于協調全球行動,開展合作,通過NbS解決氣候變化、土地和生態系統退化以及生物多樣性喪失問題。

相關鏈接:

https://www.iucn.org/news/202312/six-countries-and-un-agency-join-vital-global-partnership-advance-nature-based

33個國家簽署了《淡水挑戰》(Fresh Water Challenge, FWC),該倡議由國家主導,由哥倫比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厄瓜多爾、加蓬、墨西哥和贊比亞政府于2023年紐約聯合國水大會上發起。其目標是到2030年恢復30萬公里退化河流和3.5億公頃退化濕地,并保護完整的淡水生態系統。

相關鏈接:

https://www.freshwaterchallenge.org/

美國政府宣布推進NbS的一系列行動,包括:1)加入ENACT伙伴關系;2)向行政機構發布備忘錄指導在設計具有韌性的基礎設施時考慮NbS;3)發布《NbS資源指南2.0》推進NbS的實施和融資;4)內政部與杜克大學合作發布NbS路線圖在線工具,為土地管理者和決策者實施NbS提供指導;5)在氣候韌性和適應力地圖工具中增強了包括NbS在內的項目和美國聯邦資助機會的聯系。

相關鏈接:

https://www.whitehouse.gov/ostp/news-updates/2023/12/09/biden-harris-administration-expands-use-of-nature-based-solutions-to-better-protect-communities-from-the-impacts-of-climate-change/

NbS相關資金承諾:

損失與損害基金:阿聯酋承諾提供1億美元;歐盟承諾提供2.25億歐元(約2.45億美元),其中包括德國單獨承諾捐款1億美元;英國承諾提供6000萬英鎊;美國承諾提供1750萬美元資金支持,并將為太平洋韌性基金(Pacific Resilience Facility)和圣地亞哥網絡分別出資450萬美元和250萬美元;日本承諾捐款1000萬美元。

COP28 世界氣候行動峰會上,各國宣布從公共和私人來源為保護和恢復自然提供 25 億美元的基礎資金。

亞洲開發銀行(ADB)和合作伙伴宣布設立“亞太地區自然解決方案融資中心”(Nature Solutions Finance Hub, NSFH),旨在為包含NbS的投資計劃吸引不少于20億美元資金,尤其強調從資本市場及其他私人資本來源引資。

相關鏈接:https://www.adb.org/climatebank/cop28/launch-nsfh-asia-pacific-region

“紅樹林突破(Mangrove Breakthrough)”計劃獲得了超過40個國家的支持,該計劃旨在投資40億美元,到2030年在全球范圍內恢復和保護1500萬公頃紅樹林。

阿聯酋和合作伙伴承諾提供價值63億阿聯酋迪拉姆(17億美元)的初始資金,同時實現氣候和生物多樣性目標。阿聯酋宣布為自然和氣候項目提供1億美元新資金,首批贈款將用于支持加納在森林恢復、生態系統服務和當地社區可持續生計方面的行動。

海洋恢復力和氣候聯盟(ORCA)在COP28 上成立,鮑爾默集團(Ballmer Group)、彭博慈善基金會(Bloomberg Philanthropy)、Builders Vision等機構為該聯盟首批認捐額超過2.5億美元,致力于共同推進基于海洋的氣候解決方案。

COP28商業與慈善氣候論壇上,綠色氣候基金(Global Climate Facility)、聯合氣候伙伴(Allied Climate Partners)和安聯全球投資公司(Allianz Global Investors)三家機構承諾動員50億美元的慈善、公共和私人資金,推動氣候和自然行動。

英國宣布將通過5.76億英鎊的新資金計劃來兌現在格拉斯哥會議上做出的關于森林的承諾,其中包括在格拉斯哥會議上宣布的15億英鎊之外的4.66億英鎊。

法國總統馬克龍承諾在未來四年投入5億歐元支持森林保護工作,并宣布了法國與巴布亞新幾內亞、剛果(金)和剛果(布)的合作倡議,在種子基金的支持下啟動了首個森林、自然和氣候的一攬子計劃。

在羅布·沃爾頓基金會(The Rob Walton Foundation)和戈登與貝蒂·摩爾基金會(Gordon and Betty Moore Foundation)的支持下,法國政府和保護國際(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宣布計劃設立一個1.15億歐元的種子基金啟動基于自然的氣候變化解決方案(NCS),促進投資保護自然這一資金不足的氣候解決方案。

挪威、英國等宣布為森林、紅樹林和海洋的自然和氣候行動提供1.866億美元的資金。

用水平等組織(Water Equity)宣布籌集1億美元投資氣候適應型水利基礎設施,提高南亞和東南亞、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拉丁美洲新興市場城市供水系統和流域層面最脆弱社區的應對能力。

向下滑動查看所有內容

01.研 究

State of Finance for Nature 2023

《2023年自然融資狀況》

UNEP, 2023年12月9日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于COP28上發布的《2023年自然融資狀況》報告追蹤了NbS的資金流向,將當前NbS的融資水平與為實現1.5°C目標下最大限度發揮NbS潛力所需的資金水平進行了比較,以幫助應對氣候、生物多樣性和退化等挑戰。報告顯示,每年有近7萬億美元的公共和私人資金用于直接損害自然的活動,包括建筑、電力、房地產、石油和天然氣等,約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7%,約為每年用于NbS的資金的30倍。報告強調,NbS長期資金不足的問題不在于缺乏資金,而在于資金的錯誤流向;原本用于對自然造成危害的資金可以而且必須被重新定向來產生積極的影響。

相關鏈接:https://www.unep.org/resources/state-finance-nature-2023#:~:text=Close to $7 trillion is,Gross Domestic Product

Scaling Investment in Forest Carbon Results and Credits: A Roadmap

《擴大對森林碳成果和碳信用投資的路線圖》

The Forest and Climate Leaders’ Partnership (FCLP), 2023年12月9日

COP28期間,由森林與氣候領導人伙伴關系(FCLP)牽頭的15個國家制定了一份路線圖,強調碳市場在支付森林提供的氣候和環境服務方面的巨大潛力。路線圖明確了加強和擴大對森林碳成果和碳信用投資的七個優先主題,并強調通過基于結果的支付(Results-based payments, RBP)和碳市場等方式擴大對森林碳匯的投資至關重要,這有助于填補森林融資的差距。然而,盡管有關國際框架已經建立,但通過RBP和碳市場的投資尚未提供足夠資源實現停止和扭轉森林減少的目標。為了改善和擴大高完整性的森林碳投資,路線圖強調需緊急解決供需雙方的關鍵挑戰,與原住民和當地社區(IPLC)、公民社會、國際金融機構、私營部門及其他利益相關方緊密合作更好地運用碳信用工具。

相關鏈接:https://forestclimateleaders.org/wp-content/uploads/2023/12/ScalingInvestmentForestCarbonCredits_Roadmap.pdf

Nature-based Solutions for Corporate Climate Targets

《針對企業氣候目標的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

IUCN, 2023年12月6日

該報告概述了將NbS納入符合NbS定義、原則和NbS全球標準的企業氣候戰略的可用途徑。如果實施得當,NbS可為氣候減緩和適應做出貢獻,同時為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福祉帶來重要益處。報告提出幾點建議:1)NbS對于減排至關重要,所有行業企業都應立即投資價值鏈之外的碳減排工作,以實現社會凈零排放;2)企業在開發和實施NbS時須考慮到其壽命,長期監測對碳、生物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影響;3)NbS的實施應以NbS全球標準、基于科學的凈零標準和自然目標、可靠的碳核算方法及碳市場標準為指導;4)企業應依據現有最佳的基于科學的標準來指導投資,例如科學碳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

相關鏈接:https://portals.iucn.org/library/node/51378

Global Cooling Watch 2023: Keeping it Chill

《2023年全球降溫觀察:保持冷靜》

UNEP, 2023年12月5日

12月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領導的降溫聯盟(Cool Coalition)發布《2023年全球降溫觀察》報告。該報告展示了實現接近零排放的途徑,呼吁各國采取行動,推進能夠最大程度減少排放并促進人人享有可持續降溫服務的政策和戰略。該報告規劃了三大領域的可持續控制溫升的措施:被動降溫、提高能效標準和更快逐步減少造成氣候變暖的制冷劑的使用。其中報告提出“基于自然的降溫解決方案”,利用如城市森林、水體、綠色走廊和綠蔭街道等NbS的措施可以顯著降低室外溫度,并減少熱應激。該報告是為支持COP28 “全球降溫承諾”(Global Cooling Pledge)而發布的。

相關鏈接:https://www.unep.org/zh-hans/resources/2023nianquanqiujiangwenguancha

Asian Infrastructure Finance 2023: Nature as Infrastructure

《2023 年亞洲基礎設施融資:以自然作為基礎設施》

AIIB, 2023年12月2日

亞投行在COP28期間發布了其年度旗艦研究報告《2023年亞洲基礎設施融資報告》。該報告指出,自然是最基本的基礎設施形式,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根基。該報告探討了如何利用各種金融工具,引導更多資金流向自然,以及如何將自然基礎設施構建成為一種資產類別。報告指出,需要予以低收入國家特別援助,尤其是那些正遭受與氣候有關災害負面影響的國家,同時科學研究、有效實施及與當地社區協商并建立聯系都必不可少,還需要與政策激勵措施相結合,包括短期財政支持和商業投資。報告還就多邊開發銀行如何推動將自然納入項目評估考量提出建議。此外,報告特別介紹了中國、印度尼西亞和孟加拉國如何采取NbS來恢復和保護自然風貌。

相關鏈接:

https://www.aiib.org/en/news-events/asian-infrastructure-finance/_common/pdf/AIIB-Asian-Infrastructure-Finance-2023-Report.pdf

Biodiversity Credits: Demand Analysis and Market Outlook & Biodiversity Credits: A Guide to Support Early Use with High Integrity

《生物多樣性信用:需求分析和市場前景》與《生物多樣性信用:支持早期高完整性使用的指南》

WEF, 2023年12月1日

世界經濟論壇近日發布了兩份指南,分析生物多樣性信用需求的內部和外部驅動因素及有利條件,并且為企業提供初步指導,以便在標準和建議不斷發展的同時,盡早采取具有高完整性的生物多樣性信用行動。指南一介紹了生物多樣性信用如何能為商業創造價值,分析了三種不同情景下生物多樣性信用的市場需求,以及發揮其影響所需采取的行動,包括為買方提供購買生物多樣性信用的情景案例、開發足夠規模和高完整性的信用、整合現有原則、標準和方法的共同點,并提出政策在信用開發和交易方面的作用。指南二確定了生物多樣性信用的一系列相互關聯的使用案例,并提出通過在生物多樣性信用方面盡早采取行動,企業可以增進對生物多樣性信用的理解,幫助加速市場完整性和可信度的發展。

相關鏈接:

https://www3.weforum.org/docs/WEF_2023_Biodiversity_Credits_Demand_Analysis_and_Market_Outlook.pdf

https://www3.weforum.org/docs/WEF_Biodiversity_Credits_A_Guide_to_Support_Early_Use_with_High_Integrity_2023.pdf

Multi-habitat Carbon Stock Assessments to Inform Nature-based Solutions for Coastal Seascapes in Arid Regions

《多生境碳儲量評估為干旱地區沿海景觀的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提供信息》

Stephen Carpenter, Claire Evans, etc,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2023年12月1日

沿海生態系統在全球碳循環中起著重要作用,然而現有的管理策略主要關注有植被覆蓋的棲息地,忽視了非植被區域的貢獻,如河流、灘涂等。這項研究聚焦沿海生態系統的碳儲存,在阿聯酋地區展開包括植被和非植被區域的全面多生境碳儲量調查,結果表明紅樹林是每公頃可提供最大碳儲存量的棲息地,可達94.3噸/公頃,其次是鹽沼、微生物墊(microbial mats)、泥灘、海草等。該研究強調了考慮非植被棲息地的重要性,呼吁采用更全面的生態系統管理方法,特別是在NbS應對氣候變化時,采取這種更廣泛的視角可以更好地保護藍碳生態系統,為未來的生態和社會利益做出貢獻。

相關鏈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mars.2023.1239904/full

Accelerating Adaptation: The Promise and Limitations of Nature-based Solutions in the Race to Adapt to Increasing Floods and Droughts

《加速適應: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在適應日益嚴重的洪澇和干旱挑戰中的前景和局限》

TNC, 2023年11月

本報告闡明了NbS在幫助人類和生態系統適應氣候變化方面的作用,尤其是氣候造成的日益頻繁和加劇的洪水和干旱。NbS通過保護現有的自然生態系統、改善生產區域的管理和恢復退化的景觀,可減輕洪澇和干旱的影響,并在全球范圍內廣泛適用。報告介紹了NbS在降低水相關災害風險方面的潛力和對洪水和干旱的協同與權衡,通過全球8個NbS項目強調有效和公平地實施NbS的戰略以及需要避免的陷阱。報告表明,NbS 主要通過農業最佳管理實踐、濕地恢復與管理、棲息地保護和農林復合業等調節災害和降低脆弱性。此外,與當地社區共同創建NbS可以幫助弱勢群體適應氣候影響。

相關鏈接:https://www.nature.org/content/dam/tnc/nature/en/documents/TNC-Accelerating-Adaptation_231207.pdf

Nature-based Infrastructure: How Natural Infrastructure solutions can addres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allenges and the triple planetary crisis

《基于自然的基礎設施:自然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如何應對可持續發展挑戰和三重地球危機》

UNEP, UNOPS and University of Oxford, 2023年11月29日

該報告強調基于自然的基礎設施解決方案(NbI)對79%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影響,提出NbI能夠填補基礎設施缺口,并介紹了NbI在推動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方面的新進展。NbI對《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和《巴黎協定》目標具有關鍵貢獻,主要通過提供與基礎設施功能相關的服務,如植被穩定斜坡等。報告指出,NbI具有顯著的成本效益、可持續性和韌性,與已建成的基礎設施資產相結合時,NbI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影響最大,綜合影響高達95%。然而,報告也提到NbI實施面臨障礙,呼吁政策制定者和從業者跨學科、跨部門合作,增加NbS的使用,將自然納入基礎設施規劃和設計,并開發創新融資模式。

相關鏈接:https://content.unops.org/publications/Nature-based-Infrastructure_EN.pdf

02.政 策

國 內

我國首部《海洋碳匯核算指南》發布

2023年12月13日

近日,《海洋碳匯核算指南》由深圳市市監局發布,將于2024年1月1日實施。標準規定了海洋碳匯核算的原則和工作流程、核算期與邊界的確定、吸收匯的識別、碳匯量的核算、數據質量管理與改進以及核算報告的編制。本文件首次規范 了“海洋碳匯”和“活動碳匯”的區別,明確了海洋碳匯吸 收匯類別,提供了海洋碳匯核算公式及核算輔助表格,適用于深圳市(含深汕特別合作區)行政區域內海洋碳匯量的核算。

相關鏈接:https://amr.sz.gov.cn/attachment/1/1391/1391252/11046587.pdf

中國宣布牽頭發起“昆蒙框架”實施倡議

2023年12月11日

在COP28期間,中國以《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主席身份宣布牽頭,聯合柬埔寨、加拿大、智利、哥斯達黎加、剛果(金)、德國、馬爾代夫等締約方以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等國際組織,發起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實施倡議。“昆蒙框架”實施倡議旨在打造一個各締約方和利益攸關方自愿參與、體現政治意愿的合作平臺,推動“昆蒙框架”全面落實。目前,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氣候債券倡議組織、自然資源保護協會、大自然保護協會、世界經濟論壇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等合作伙伴已加入倡議。

相關鏈接: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12/content_6919525.htm

《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方案》及全國首批碳達峰試點名單公布

2023年12月6日

11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方案》,首批在15個省區開展碳達峰試點建設。《方案》重點部署了5方面試點建設內容,提出規劃實施生態保護修復重點工程。12月6日,全國首批碳達峰試點名單公布,確定張家口市等25個城市、長治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10個園區為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和園區。碳達峰試點城市和園區建設的參考指標包括綠色低碳發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碳匯能力鞏固提升、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等,其中碳匯能力鞏固提升指標包括城市森林覆蓋率和植樹造林(或撫育森林、草原)面積的具體指標。

相關鏈接:

http://www.news.cn/fortune/2023-11/07/c_1129961661.htm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312/content_6918760.htm

《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典型案例集》和《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創新適用技術名錄(第一批)》

2023年12月4日

12月4日,《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典型案例集》和《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創新適用技術名錄(第一批)》于首屆自然資源與生態文明論壇上發布。《案例集》包含37個典型案例,覆蓋17個省份,包括湖泊、濕地、河口、江心島、沙漠、礦山、退化土地等多種類型,涵蓋自然保護區、流域、海岸帶與海島等。《案例集》總結了地方工作實踐,歸納了在山水工程、礦山生態修復、海洋生態修復等領域的典型技術模式、科學舉措和經驗做法,展現了跨部門協同、多主體多學科合作、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等方面的成功實踐。《技術名錄》包括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生態保護修復等7個領域的31項生態修復創新技術,包括兼顧生物生境營建的截排水技術、礦山巖質高陡邊坡治理技術、紅樹林生態系統修復技術、鹽堿地暗管排鹽技術等。

相關鏈接:

https://zrzyt.zj.gov.cn/art/2023/12/7/art_1289955_59024902.html

http://gi.mnr.gov.cn/202312/t20231204_2808498.html

03.行業動態

世界自然基金會宣布推出“海洋未來”平臺

11月20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推出“海洋未來”(Oceans Futures)平臺,這是首個利用全球氣候和漁業模型來展示到2030年世界上20個地區可能會因海洋資源而發生更大沖突、糧食不安全或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倡議。該平臺根據氣候變化導致魚類種群的變化預測漁業競爭和沖突風險,并結合2030年漁業變化的數據與社會經濟和安全變量(包括營養狀況、經濟水平、外國漁船的存在以及有爭議的海上邊界),確定了熱點地區,幫助評估國家的漁業沖突風險。目前,預計沖突會明顯增加的地區包括北冰洋周邊水域、東熱帶太平洋和非洲之角。

相關鏈接:https://www.worldwildlife.org/stories/the-climate-crisis-will-lead-to-conflict-at-sea-a-new-platform-helps-predict-where-and-how-to-prevent-it

東南亞氣候和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聯盟推出新NbS工具

COP28上,東南亞氣候和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聯盟(SCeNe Coalition)推出了一項新的基于網絡的NbS工具。該工具由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印度尼西亞辦公室牽頭開發,致力于為東南亞地區的非政府組織和社區團體等獲取數據、制定項目文件,提升其參與NbS項目的能力,同時支持氣候和碳融資,確保產生對氣候積極的影響、保護生物多樣性,并支持社區韌性建設和可持續生計。

相關鏈接:https://nbstool.scenecoalition.org/

世界銀行宣布開展高雄心計劃,發展高誠信全球碳市場

近日,世界銀行宣布開展高雄心計劃,15個國家包括智利、哥斯達黎加、科特迪瓦等將通過出售因保護森林而產生的碳信用來獲得收入,每個碳信用均由第三方根據世界銀行管理的森林碳伙伴基金(FCPF)標準和環境與社會標準進行監測、報告和核查,以保證碳信用的高完整性。到明年,這些國家將產生超過2400萬個碳信用,到2028年將達到1.26億個。在合適的市場條件下,這些信用可獲得高達25億美元的收入,其中大部分將返還給社區和國家。

相關鏈接:https://www.worldbank.org/en/news/press-release/2023/12/01/world-bank-carbon-credits-to-boost-international-carbon-markets

哥倫比亞將于2024年主辦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

近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宣布哥倫比亞將于2024年10月主辦“2024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UN Biodiversity Conference 2024)。土耳其由于2023年2月發生的三次破壞性地震而退出主辦,哥倫比亞將成為第十六次《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CBD COP16)、第十一次《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締約方大會以及第五次《名古屋議定書》締約方大會的主辦國,大會合成為“2024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

相關鏈接:https://www.cbd.int/article/colombia-host-cop16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12月11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COP28期間發布了《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更新版。該更新版紅色名錄顯示了氣候變化正威脅著從大西洋鮭到綠海龜等越來越多的物種,此次更新還首次包括了全球淡水魚評估,并強調非法采伐和貿易對紅木的影響。保護工作已經成功將兩個羚羊物種從滅絕邊緣拉了回來,但不斷變化的氣候條件可能會破壞它們的未來。IUCN紅色名錄目前包括了157190個物種,其中44016個物種瀕臨滅絕。

相關鏈接:

https://www.iucn.org/press-release/202312/freshwater-fish-highlight-escalating-climate-impacts-species-iucn-red-list

04.實踐案例

? Kristina Just - CC BY-SA 2.0

Landscape Restoratio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in A Montane Landscape in Uganda

烏干達山地景觀恢復、可持續農業和水土保持項目

由于氣候變化,烏干達埃爾貢山地區的人口面臨著眾多環境挑戰,日益不穩定的降雨量、積雪和冰川融化極大地影響了農業生產,進而引發更多的洪水、干旱、山體滑坡和水土流失問題,危害水安全。同時森林砍伐、土地管理不善和不可持續的耕作方式還導致土壤退化和侵蝕。為解決這些緊迫的環境問題、恢復退化的景觀,IUCN牽頭與當地政府、合作伙伴和當地社區共同實施了基于生態系統的適應方法,鼓勵采用更可持續的耕作和灌溉方法來保持水土,包括修筑梯田、草堤和堤岸以及樹籬、開展農林復合業、覆蓋地表、使用生物肥料等。植樹造林、農林復合業和河岸修復也促進恢復生態系統健康。此外,采用節能爐灶由于減少了對木柴的需求,也減少了砍伐森林的影響。

據報告,水土保持措施減少了該地區的水土流失、洪水和山體滑坡。根據對當地社區的訪談,干旱期間農作物產量有所提高,因為水土保持措施提高了土壤的保墑能力,從而改善了用水安全,還提高了土壤生產力。盡管由于種植蔬菜和樹木導致可用土地減少,但是采用改良的可持續農業耕作方法提高了產量,積極適應氣候變化。在生態系統健康方面,植樹有助于解決土壤侵蝕問題,山體滑坡的風險降低,提高森林和草地生態系統的韌性。水土保持措施促進了植被的生長,植樹也提高了可用水量,改善了流域的水質。在社會經濟方面,可持續農業措施提高了產量,增加農民收入,并有助于當地的糧食安全,穩定的供水也有利于保障當地居民的健康。

相關鏈接:

https://casestudies.naturebasedsolutionsinitiative.org/casestudy/landscape-restoration-sustainable-agriculture-and-water-and-soil-conservation-in-a-montane-landscape/

本期編輯:靳彤、彭昀月、王驍宇/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中國項目科學部;徐嘉憶、姜雪原/北京綠研公益發展中心自然項目;楊方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中國代表處

閱讀 295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