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別把我當野菜——藜蘆:孫英寶植物科學畫科普(12)
媒體:原創 作者:寶哥兒
專業號:寶哥兒
2023-01-21 07:29:30
別把我當野菜——藜蘆
作者:孫英寶
在我國各地山區生長著一種葉子很大的草本植物,它們在春季萌發出的基生葉具有平行的脈紋,并且抱攏在一起,就像大型的玉米幼苗,因而在民間常被稱為“山苞谷”或“山苞米”。村里有經驗的老人們會提醒孩子,別看它有這樣的稱呼,可千萬別把它當成 能吃的野菜,因為它的毒性很強,甚至可以毒死一頭牛。它就是藜蘆科藜蘆屬的植物——藜蘆和同屬的其他藜蘆。
古人對藜蘆早有詳盡的認識,如幾千年前的《神農本草經》中就記載:“味辛,寒,有毒。”之后的《名醫別錄》《本草綱目》《本草經疏》也都強調其是有毒的。藜蘆體內含有多種甾體類生物堿,毒理作用與烏頭堿類似,屬于神經毒素,對中樞神經及橫紋肌有先興奮后麻痹的作用,并對胃腸道有強烈的刺激性,中毒后表現為劇烈嘔吐、流涎、大汗如注、視物不清、煩躁或意識不清甚至昏迷、低血壓、休克、呼吸抑制、心律失常、心肌損害、下肢癱瘓等癥狀,如果救治不及時會導致死亡。
看來對這個貌似野菜的植物不能掉以輕心,說藜蘆貌似野菜,的確有幾個可以食用的種類和它長得相似,最相近的就是石蒜科的植物——茖蔥,但后者揉搓起來有強烈的蔥蒜味,并且葉片十分柔嫩。這些特征僅供參考,最重要的是不要輕易將不認識的植物當成野菜采食。
藜蘆的毒性很強,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其實,它的毒性經過適當處理后會減弱,從而成為中草藥里重要的一員,具有降壓和抗腫瘤的作用。從其體內提取出來的白藜蘆醇有很強的抗癌活性,被譽為來源于草本植物的“紫杉醇”。在全面認識了藜蘆這種植物以后,再次碰到它們時人們不僅會懷著敬畏,或許還會有幾分感激。

藜蘆(荀一喬繪圖)
閱讀
1775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