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抗疫,離不開這支抗疫戰線背后的“技術力量”
“媽媽,我為什么不能出去玩?”
疫情期間,作為家長的你是否時常被這個高頻提問難住了?
如果這里有一本“互動繪本書”,只要打開平板電腦或手機,就能讓孩子們在觀看卡通沙畫的同時輕松了解病毒的來源、傳播途徑以及防疫小知識,你是否很想擁有?
一位自閉癥孩子的媽媽王秋婷,就從自身與孩子多年溝通的經驗出發,結合來自丁香醫生的公開數據,創作了《給小朋友的疫情互動模擬書》。這本“書”借助了圖像、動畫、數據查詢與統計、過程模擬等方式,以3D實時渲染和剪紙卡通漫畫的風格,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理解這一次全人類的災難。
而王秋婷和她的團隊Leo & Alma,也因為獨具匠心,為技術成果增添了一份人文情懷而獲得了“疫情數據可視化公益行動”的金獎。
“疫情數據可視化公益行動”是個什么樣的活動?技術人如何讓公眾快速或者疫情數據和防疫知識?
且聽小編一一道來。
科技抗疫,他們在行動
2020年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在防疫早期,由于信息不透明、對病毒了解不夠,各種不實傳言、謠言頻發,給防疫抗疫帶來許多挑戰, 也讓傳統治理方式的短板日益凸顯。
如何在更大程度激活社會力量,特別是調動專業人士參與抗疫行動的凝聚力與協同力,成為科學防疫抗疫的又一重要路徑。今年2月初,阿里云天池平臺攜手中國計算機學會CAD&CG專委會、機器之心、阿里云DataV、Datawhale聯合發起了以“萬眾‘疫’心 天池眾智”為主題的疫情數據可視化公益行動,通過專業化、組織化的運作,“集結”廣大開發者,圍繞疫情態勢展示、疫情大眾科普、疫情走勢預測、疫情物資情況、各地各業人員返工返程情況等需求場景,挖掘復雜異構多源數據之間的關聯關系,開發并創作的各種正能量的作品,以形象生動的方式呈現給公眾,為破解科技防疫抗疫現實難題貢獻智慧。同時也為開發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分享的舞臺。而阿里巴巴技術公益委員會、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也為此次公益行動提供了支持與幫助。
本次公益行動吸引到394支團隊參與,提交作品超過100份,得到浙江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鄭州大學、中南大學、四川美術學院等高校專家學者的參與和支持,起到了較好的“集結效應”。參與團隊通過創新技術支持“科技抗疫”, 讓社會看到技術人的力量和社會責任感。同時,人工智能領域頭部媒體機器之心對本次公益行動的參賽作品進行連載傳播,累計曝光量超1000萬,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力。
例如,為強化疫情發展趨勢跟蹤,四川美術學院教授呂曦分享到:四川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數字媒體藝術系師生自發組織了3位教師、21位學生組成的志愿者團隊,以“云工作坊”的模式,收集并整理從疫情開始以來的全球及全國疫情基本數據、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等各類相關數據,歷時99天,持續完成15個疫情主題相關的可視化設計創作,記錄疫情特殊時期的各種真實與感動。
鄭州大學人工智能前沿與交叉應用實驗室群組仿真團隊,通過將學生的返校預案中的真實數據注入模型訓練,構建了復產復工復學疫情風險態勢仿真與干預推演平臺,可應用于復工、復學等復雜場景的人流、車流管控,從而為安全復產復工復學提供參考。
來自阿里巴巴安全部的體驗設計師馬宇詩和段珺創作的可視化作品《COVID-19患者追蹤》,作品通過抓取新聞、微博等公開數據,對部分城市爆發的新冠疫情,從接觸-發病,和發病-治愈兩個維度進行了可視化分析。通過作品中可視化圖表的設計,讓一般公眾及分析機構比較清晰地了解了病毒毒力-發病時間-病人病程之間的關系。
Nimo2020團隊倪懷勇的設計作品從疫情態勢、智能方艙醫院、疫情地圖、物資支援保障、復工復產、輿情監控六個方面展開,糅合了多方面的需求和數據表現形式,提供了一種整體概念性的設計方案。作品圍繞疫情態勢展示管控等需求場景,挖掘數據之間的關聯流動關系,可視化形象生動地呈現數據,輔助決策。在方艙醫院的智能化版塊,亦提供了新的數據可視化思路。
用技術助力公益,讓科技更有溫度
2020年8月14日-16日,第二十三屆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術會議 (CAD&CG 2020)在吉林大學成功舉辦, 會議設置了“疫情數據可視化公益行動”專題論壇,圍繞“科技抗疫”和“技術公益”2個關鍵詞,邀請到阿里巴巴達摩院遲穎博士、四川美術學院呂曦教授、阿里云DataV高級數據工程師梅鴻輝等特邀嘉賓及4位獲獎代表做主題分享。在專題論壇上,一眾嘉賓圍繞“新冠肺炎數據可視化”,從多種視角、多個層面分享了他們的思想、觀點、創意和研究成果。直播同時在線人數1.4w+。
回顧疫情爆發以來,阿里云開發者不止一次通過行動輸送“科技抗疫”的力量。
此次疫情期間,數字技術第一次大范圍應用于應對公共衛生事件。為提高應對水平,阿里巴巴充分發揮AI和算力等方面的優勢,推動防控技術發展。1月29日,阿里云宣布向全球公共科研機構免費開放一切AI算力,加速推動新藥和疫苗研發。
阿里巴巴達摩院AI中心醫療健康資深算法專家遲穎表示:“作為醫療類團隊,阿里巴巴達摩院AI中心醫療健康團隊在國家最急需的時候,快速響應馳援武漢抗疫,研發推出的AI算法可將疑似病例基因分析時間縮短至半小時。目前相關產品已在全球為620多家醫院提供服務,惠及更多患者和大眾。”
阿里云DataV高級數據工程師梅鴻輝博士提到:疫情期間,DataV開放了免費使用疫情大屏模板,免費助力可視化抗疫。阿里云的疫情態勢數據大屏,讓數據產生碰撞和疊加。依托數據大屏可視化的表達和呈現,讓一線的管理者能夠一眼看清楚疫情防控不同階段的關鍵所在,讓決策者做出最為精準的決策。
以“硬核科技”為防疫加持,我們始終認為技術不只是冰冷機器,而是可以擁有人文溫度的。在這場疫情攻堅戰中,我們希望借助阿里云的普惠科技,讓公眾更簡單快捷高效地獲取信息。
“科技防疫”,還需要更多有擔當的技術人加入,讓我們一起用技術助力公益,讓科技更有溫度!
長按識別二維碼
即可查看更多
“疫情數據可視化公益行動”的參賽作品
- E N D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