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藥黑豆
黑豆從古到今都是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藥食兩用的品種,但凡與食物、蔬菜、水果越關聯密切,食眾多,馴化早,各地栽培廣,品種多多少少都會繁雜多樣。那我們今天就說說我們熟知的黑豆。
黑豆入藥名稱即黑豆,別稱烏豆、黑大豆、雄黑豆。黑豆原植物為大豆Glycine max (Linn.) Merr。種皮顏色有淡綠、黃、褐和黑色等多樣,我們常用的黃豆原植物也為大豆。各大豆之間因栽培品種而異。現知大豆至少有1000個栽培品種。黑豆按子葉顏色有不同分類,并且種子外形有橢圓形、近球形,卵圓形至長圓形的不同性狀之分。因該品種從古到今選育、培育較早,品種較為繁瑣。
大豆原植物
在說黑豆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中國的大豆歷史,大豆從古到今都是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大約已有四千年栽培歷史,現大豆通常被認為是由野生的野大豆 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 馴化而來,最早栽培大豆的起源于中國,也是舉世公認的。但國內起源地模糊紛雜,有說為陜西關中地區,或東北地區,眾說紛紜,但多認為栽培大豆起源于北方某地,然后逐漸傳播到整個黃河流域,再傳播到長江流域乃至全國。
大豆古代謂之“菽”,關于大豆最早記載現于《詩經》中有“藝之荏菽,荏菽旆旆”。意思是種植的大豆,生長的很茂盛。可見在先秦時期的西周便已經開始有栽培的大豆出現了。詩經中還提到“誕降嘉種”的詩句,嘉種就是現在所說的“良種“。在《呂氏春秋. 審時》又有大菽和小菽之分。并出現子粒大小的品種。可見在先秦時代就重視選育良種。此時期的大豆因為野大豆馴化過來種皮顏色仍然為黑色,直到后魏時期中《齊民要術. 大豆》描述:“今世大豆有白黑兩種、及長稍、牛踐之名,并有黃高麗豆、黑高麗豆......大豆類葉”。這就是說中國在后魏時代,已經根據大豆色澤的不同開始進行分類,已有白、黑、黃等類型。此時說明黃豆已經開始出現。
大豆蝶形花
而大豆入藥最早記載于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其中便記載了大豆黃卷和生大豆在治療疾病方面的作用。“大豆黃卷,味甘平,主濕痹,筋攣,膝痛。生大豆,涂癰腫,煮汁飲,殺鬼毒,止痛”。但此時并未提到關于大豆藥材的描述,且以生大豆命名入藥。以后直到后面西晉的《吳普本草》、南朝的《名醫別錄》、唐朝的《新修本草》、宋代的《圖經本草》、《本草衍義》均延續其《本經》中名稱“生大豆”。而黑豆之名最早見于五代時期的《日華子本草》謂之黑大豆。其東晉的《肘后備急方》謂之烏豆。后來到明朝《本草綱目》、清代的《本草從新》開始逐步確立黑大豆之名。
關于黑豆的形態描述,早期本草并未明述,其描述多為功效主治,黑豆首次藥物描述為《圖經本草》:“大豆有黑白兩種,黑者入藥,白者不用。其緊小者為雄豆,入藥尤佳。”《本草演義》中同樣提到,“大豆有綠、褐、黑三種,亦有大小兩等,其大者出江浙,湖南北。黑小者生他處,今用小者,力更佳。”這時,黑豆又出現一種形態緊小的黑豆,謂之“雄黑豆”。這一提出,一直導致后世對本草中記載的雄黑豆頗有爭論,不知為何物,一說此描述的雄黑豆為野生的野大豆。但至今仍無定論。
再往下看,到了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關于黑豆描述:“大豆有黑白黃褐青斑數色。黑者名烏豆,可入藥及充食,作豉......皆以夏至前后下種,苗高三四尺,葉團有尖,秋開小白花成叢,結莢長寸余,經霜乃枯”。從植物形態豆莢長度等描述來看應為栽培大豆。
我們可以看到,歷代本草對入藥的黑豆只是提出來顏色上和大小的區分,并未提出現在黑豆市場同樣入藥的烏黑靑仁豆,個人猜測明朝及明朝以前尚未培育出烏黑圓粒及青仁的黑豆。因為直到清代的張宗法《三農紀》首次說到:“豆......種有早中晚,形有大小圓扁。”就是說清代的大豆,在熟期上有早中晚之分;在形狀上有大小圓扁之別。另在光緒的《東三省調查錄》中說:“黑豆亦得區而為三,一曰大黑、表黑而里綠;二曰小黑豆,形如大黑豆小,表黑而里黃;三曰扁黑豆,形扁平,橢圓,表黑而里帶微黃。”這時才開始提出圓粒及靑仁的黑豆。可以說現在市場上并不是圓粒黑豆、靑仁黑豆近些年培育出來的,說明在清代大豆的類型和品種,已經相當豐富多彩。已經開始培育出此類型黑豆。
大豆豆莢
關于大豆的本草記載大致如此,可以看到古代入藥的生大豆為黑豆無疑。而黑豆發展至今種類繁多,品種不斷更新換代,那哪一種是符合現在《中國藥典》要求下的黑豆呢?
黑豆在現在市場上常被分為烏皮黃仁豆和烏皮靑仁豆,前者被稱為黃茬(茬口)貨,后者被稱為青茬貨。烏皮黃仁豆價格略低于烏皮靑仁豆,多用來入藥,入藥的黑豆多為此種,烏皮靑仁豆營養價值較高一些,多為食用。
1、黑豆 (料豆) 烏皮黃仁豆
烏皮黃仁豆有一種個略小,橢圓形稍扁,呈腎形,又名料豆、小黑豆,因古代在豐年可以用來當飼料喂馬,料豆為黑豆早期各地栽培的老品種,有人說此品種為雄黑豆,但無定論。料豆也是現在做黑豆、淡豆豉入藥的主流品種。
2、黑豆 圓粒黃仁豆
烏皮黃仁豆的另一種類型圓粒,個較大。入藥也符合藥典要求,但入藥不太常見,也許種植面積小,價格高。另一種說法是,這種圓粒的烏皮黃仁豆為日本引進品種,營養成分較高,是做蜜餞制作的上佳材料,比較受日本喜愛。不清楚具體什么情況,是不是國產品種還是引進品種。
3、黑豆 (烏豆) 圓粒靑仁豆
烏皮靑仁豆是這些年最受歡迎的一種黑豆,入藥也是完全符合藥典的。因營養價值較高,常用來食用,作豆漿、熬粥、醋黑豆、煲湯、炒食等,價格上一般在8-10每公斤,比烏皮黃仁豆略高2-4元每公斤。
烏皮靑仁豆(左)和大粒烏皮靑仁豆(右)對比
烏皮靑仁豆還有一種是外形略扁,橢圓形,表面有白霜,個頭較大,市場上常稱為大粒烏皮靑仁豆,直徑和長度不容易符合要點要求。但食用是沒問題的。
關于野大豆
中國有非常豐富的野大豆野生資源。也是世界上保留大豆及野大豆種質資源最豐富的國家,野大豆多生于海拔150-2650米潮濕的田邊、園邊、溝旁、河岸、湖邊、沼澤、草甸、沿海和島嶼向陽的矮灌木叢或蘆葦叢中,稀見于沿河岸疏林下。除新疆、青海和海南外,遍布全國。
野大豆原植物
野大豆具有喜水耐濕、耐貧瘠、耐鹽堿的生長特性,對病蟲害有超強的抵抗力,其種群內存在豐富的遺傳變異,其中優秀的遺傳變異可為人類所利用,是當今培育大豆新品種的優勢基因。
野大豆——小葉較狹的類型
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俗稱[豆勞]豆、野料豆,有因植物營養豐富,全株為家畜喜食的飼料,又稱為馬料豆。為一年生纏繞草本,長1-4米,莖纖細。全草還可藥用,有補氣血、強壯、利尿等功效,主治盜汗、肝火、目疾、黃疸、小兒疳疾。《飲片新參》、《救荒本草》、《本草匯言》等本草書籍均有記載,其野大豆種皮入藥為稆豆衣。
且野大豆種子以野料豆之名被湖南地方標準所收載。
野大豆蝶形花冠
野大豆莢果長圓形,稍彎,密被疏生黃褐色長硬毛
野大豆豆莢和野大豆種子
野料豆藥材
野料豆性狀鑒別:
呈矩圓形,略扁,長約4毫米,寬約3毫米;種皮外面被有黃褐色污粘狀物,擦凈后,可見黑褐色的外種皮,上有黃白色斑紋,微具光澤,側邊中央部有長橢圓形的種臍。質堅硬,剝去種皮,內有黃色肥厚的子葉2片。嚼之微有豆類氣味。以顆粒飽滿、色黑、無泥土雜質者為佳。
黑豆常見偽品
說到黑豆,有沒有偽品,但凡有利益的地方,便有摻假,黑豆常見的偽品為黑蕓豆,黑蕓豆價格比較便宜,每公斤在2-4元左右,黑蕓豆原植物為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inn.菜豆為一年生、纏繞或近直立草本。原產美洲,現全國均有栽培。嫩莢供蔬食,又被稱為四季豆。
菜豆原植物
黑蕓豆
黑豆正品(左、中)和黑蕓豆對比(右)
黑蕓豆斷面白色,臍部有凸點,胚芽位置位于中間,可以很好的和黑豆區分出來,黑蕓豆還經常炮制后摻假淡豆豉,注意鑒別,炮制后的黑蕓豆斷面顏色不容易看出來,但是可以通過臍部小凸點進行鑒別區分。
最后來一個總對比圖
黑豆正品(左1、左2)、黑蕓豆(左3)和野料豆(右1)對比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