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文山州這“極危種”數量突破300株
近年來,富寧縣積極采取有力措施,救護轄區內極小種群物種,使它們免遭滅絕。其中,“極危種”——西疇青岡就在救護之中。
來到者桑鄉民村行政村高樓村小組云盤山的路邊兩側,一眼就能看到西疇青岡,樹干高大挺拔,有45米以上,長橢圓形的樹葉在陽光照耀下顯得格外嫩綠。
據了解,2007年,富寧縣首次發現西疇青岡。西疇青岡屬于極小種群植物物種,分布于海拔850—1500米常綠闊葉林中,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評價為“極危種”。世界上各標本館的記錄和近年來的考察資料共9株,富寧就有8株,均在者桑高樓,另一株則分布在貴州冊亨。因1949年采集的模式樣本產地行政隸屬于文山州西疇縣,固命名為西疇青岡。
為極力救護這8株西疇青岡,2013年,富寧縣林草局通過專項資金,在高樓村實施西疇青岡保護小區建設。富寧縣林草局副局長林成偉介紹,富寧縣林草局積極劃設保護小區,對西疇青岡進行有效管護,將241畝天然林劃為保護區,建立界樁,聘請專門的護林員。目前小區已經形成了生物多樣性的一個保護圈,有西疇青岡、青錢柳、觀光木,國家二級以上的樹種有200多種。
保護小區的建成,讓西疇青岡棲息地得到有效保護。同時,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富寧縣林草局在保護中發展,有關專家通過大量調研,種苗繁育試驗,撫育管理,監測管護等工作,有效緩解西疇青岡資源極危狀態,擴大了西疇青岡的棲息分布范圍。
林成偉說,近年來結合本地的土壤、氣候,用土(民間傳統)辦法,反復實驗,目前已成功育苗1000多顆,種植在高樓小區保護范圍內,成活率在300顆左右,長勢良好。
從路邊一側的坎口往上,穿過森林小路,在海拔1100米處,記者見到了2018年由人工擴繁種植的西疇青岡。
西疇青岡的成功引入回歸,為重新建立及最終恢復種群奠定了基礎,有利于科學研究,有利于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造福人類。林成偉說,富寧以實際行動在保護中發展,高樓保護小區目前已經恢復到原始的狀態,植物、植被呈現出了多樣性,對生態安全屏障起到很好的積極作用。
富寧融媒體記者:鄺田云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