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新冠偵探”在大連:以最快速度查找傳染源
他們,24小時待命,接到任務即刻出發;他們,與時間賽跑,是搜索新冠病毒蹤跡的“福爾摩斯”;他們,在酷暑中身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與新冠肺炎患者近距離接觸……7月28日,記者連線沈陽市首批支援大連疾控防疫隊隊員,聽他們講述戰“疫”前線的故事。
接到任務拎起袋子就走
7月23日、27日,遼寧先后派出兩批支援大連新冠疫情防控隊伍,總計100名隊員奔赴大連開展工作。宋巍是沈陽首批支援大連疾控防疫隊的領隊。從新冠疫情發生后,宋巍就沒有下過抗擊疫情的“戰場”。
7月28日早9時30分,接通視頻電話時,宋巍和隊員們正在酒店的臨時辦公室內進行培訓。“第二批6名隊員昨晚到了,隨時可能接到任務出現場,所以現在要進行緊急培訓。”宋巍介紹說。記者了解到,沈陽支援大連的防疫隊員主要協助當地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防疫消毒等工作。其中,宋巍帶領的是疾控防疫隊,主要任務是流調和消毒。
時刻準備著,是宋巍和隊友們的寫照。他們要在發現新冠肺炎陽性病例后立即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盡早發現更多蛛絲馬跡,與疫情“賽跑”。“隊員每天在酒店待命,如果出現陽性病例,遼寧省疾控中心的領隊會在群里發出任務指令,隊員接到任務立即出發去現場做流調。我們每人都有一個隨身的袋子,里面裝著個人防護物品,一接到任務,拎起袋子就走。”宋巍說。
付款記錄里查找蛛絲馬跡
從細節抽絲剝繭,查探和疫情有關的蛛絲馬跡,這是宋巍和隊友們在此前工作中積累的寶貴經驗,也是他們的“絕技”。
宋巍介紹,沈陽疾控派往大連支援的流調隊員,個個都是“新冠偵探”,善于通過分析細節,以最快速度發現潛在傳染源。“昨天流調過程中,有一個患者說自己曾去飯店吃飯,但具體日期記不清了。流調隊員劉豐瑜就讓他回憶是怎么付款的,順利幫他找到了微信支付的記錄,里面有吃飯的日期和付款的具體時間,清清楚楚。”宋巍說。
事實上,很多人曾對公布出來的患者行程軌跡產生過疑惑:為什么幾天前的事情會記得那么清楚?甚至連幾分幾秒做什么都能知道?宋巍表示,這些大多是流調隊員通過類似的工作方法獲得的精準信息。
“爸爸媽媽,不用為我擔心”
時值盛夏,宋巍和隊員們身著的防護服密不透風,全身衣服都會被汗水濕透,睡眠不足更是常態。宋巍說,23日晚抵達大連后立即開展工作,一整夜基本沒怎么睡。“我們這幾天晚上也就睡兩三個小時。同來大連的核酸檢測隊工作壓力也不小,群里時常能看到他們在連夜檢測,徹夜不眠的消息。”
1993年出生的趙愛玲來自沈河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科,是流調隊中年齡最小的隊員。由于接到任務特別急,趙愛玲出發時都沒來得及跟家人道別,收拾東西立即出發了,在火車上才跟爸媽發了個信息說自己去了大連。鏡頭前,趙愛玲說:“爸爸媽媽,我在做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你們不用為我擔心!”
34歲的流調隊隊員胡貝貝來自沈陽市疾控中心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治科。連線時她想起了父母,忍不住流下眼淚:“我媽媽特別擔心我。她看見別人家的孩子支援武漢時感覺很英勇,但自己的孩子支援大連又忍不住格外擔心。我想告訴媽媽,單位為我們帶來了很多檢測設備和防護裝備,物資充足,而且我們有豐富的防疫經驗。媽媽,不用擔心我。”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