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法普,玉淵潭公園生態攝影科普展系列活動舉行
4月的玉淵潭,櫻花盛開,鳥語花香,游人如織。在這個一年中最美的時節,由玉淵潭公園管理處、自然影像中國、北京市華夏生態法律服務律師志愿者團隊共同發起的“生命的律動”生態攝影展及生物多樣性科普系列活動在北京市玉淵潭公園舉行。
這是2020年以來,玉淵潭與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自然影像中國項目舉辦的第四次生態科普攝影展。前三屆影展通過攝影家一張張充滿生命精彩的影像,向人們展示了玉淵潭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不僅吸引了眾多游人的目光,也通過影展讓游人意識到了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責任。數據顯示,共有數百萬人次觀看展覽。玉淵潭生態科普攝影展已成為北京生態科普的一張名片。
據了解,本屆影展匯集了15位攝影師的近百幅作品,生動展示了鴛鴦、燕隼、珠頸斑鳩、綠頭鴨、黑水雞、戴勝、東方大葦鶯、大斑啄木鳥等諸多玉淵潭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行為特征及其生境。同時,本屆影展在前三次影展的基礎上有所創新,首次嘗試采用生態影像科普+的方式,在生態科普攝影展的基礎上,通過多種形式宣傳野生動物保護知識。一是聘請著名科普作家陳曉東老師進行生態影像科普講座;二是引入華夏律師志愿者團隊,開展“生態華夏 律師同行”生態普法系列公益活動,以生態影像為媒介,融入生態法律宣傳的內容,結合生態保護中的法律問題,進行法律咨詢和普法宣傳,普及野生動物保護和生態環境保護法律知識;三是組織國內外野生動物保護專家就生態保護進行交流研討,開闊視野,提高生態知識水平和法律知識水平。
游客觀看攝影展(葉恒攝)
4月8日當天,記者在現場看到,志愿律師團隊在玉淵潭公園中堤橋北岸與現場群眾展開積極互動,為他們提供公益法律咨詢活動,分發生態保護宣傳品,講解野生動物保護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用一個個鮮活案例向群眾強調了野生動物保護的重要意義,引導人們自覺抵制食用、亂捕濫獵、非法買賣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行為,呼吁群眾共同參與到保護野生動物的活動中來。
志愿律師團隊在現場發放宣傳冊,提供公益法律咨詢服務(葉恒攝)
“生態華夏 律師同行”公益普法活動是由北京市華夏生態法律服務律師志愿者團隊承辦的,旨在以精彩的攝影圖片為載體,在為公眾呈現野生動物影像的同時,提供更加直觀的法律知識宣講和公益咨詢服務,引導公眾科學、規范、合法地參與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更好地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北京華夏生態法律服務律師志愿者團隊由北京市華夏律師事務所發起并成立,志愿團成員包括北京端和律師事務所、眾成清泰(北京)律師事務所、北京眾再成律師事務所、北京德衍律師事務所等多家律所律師。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武明錄,中國自然資源攝影家協會秘書長黃冉,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智庫理論部主任黃承梁,法治日報社外聯部主任陳虹偉,北京法學會律法研究會顧問陳立,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李俊紅,律動科技品牌策劃總監、律師IP品牌推廣人楊大康,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演講團成員、生態攝影師陳曉東以及北京律師法學研究會融媒體中心主任劉一龍等出席活動現場并參與普法活動。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武明錄講話(葉恒攝)
玉淵潭公園副園長韓凌講話(葉恒攝)
北京市華夏律師事務所主任、“自然影像中國”聯合發起人 謝建國講話(葉恒攝)
據了解,活動還邀請瑞典野生動物保護專家Staffan Widstrand,與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武明錄、華夏生態法律服務志愿團律師們就中外野生動物保護現狀、生態環境再野化、國際生態保護法律法規等話題展開深入的交流。Staffan表示,除了生態價值以外,野生動物保護和生態環境再野化產生的社會經濟價值將超乎人們想象,法律服務為生態保護工作帶來了創新和發展。
瑞典野生動物保護專家Staffan Widstrand觀看攝影展(葉恒攝)
玉淵潭公園副園長韓凌告訴記者,玉淵潭公園多年來一直把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工作重點,積極探索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方式,開辟生態保育區、自然植被帶等。同時加強鳥類保護和招引工作,通過增設人工鳥巢、生態浮島、栽植食源蜜源植物、冬季保持流動水域等措施,為野生鳥禽營造良好的棲息環境。經過近5年調查,公園記錄到野生鳥類195種、植物300余種、魚類20余種。同時,公園建立《玉淵潭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巡查制度》,成立巡查小組,及時發現和救助成功的野生動物。
韓凌表示,在各種措施保障的同時,公園逐年加大科普宣傳力度,多年來持續舉辦野生動物生態攝影科普展覽,并設置多處鳥類保護牌示,開展生態導覽等科普活動,普及自然科學及野生動物保護救助知識,將大自然生命的壯麗與美好傳遞給大眾,提高市民的生態文明意識。公園將持續做好生態環境建設,為野生動植物營造更好的生態環境,為首都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科普講座現場(梁瑩攝)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保護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加強公眾對生態和動物保護的認識,增強法律意識,北京市華夏律師事務所特別策劃了這次融合影像、生態知識和法律服務的綜合性系列活動。北京市華夏律師事務所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引起社會各界對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保護的更多關注,通過影像的力量,結合生態知識和法律知識,提高公眾對生態和動物保護的認識,促進全社會的生態保護意識和行動。
來源:中國環境報 王琳琳 肖琪
微信號:cwcawx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投稿信箱:cwcaweixin@sina.com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