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國寶青頭潛鴨首現朱湖濕地恢復重建區

“快看,青頭潛鴨!”11月15日,氣溫下降,水冷寒生。但在湖北孝感朱湖國家濕地公園菱角湖恢復重建區一片水域,近200只野鴨“嘎嘎”鳴唱,“撲撲”戲水,水面泛起暖暖的霧靄。
“里面主要是紅頭潛鴨、斑背潛鴨、鳳頭潛鴨,還混雜有骨頂雞、黑水雞。”野生鳥類攝影愛好者張利軍悄悄告訴我們,“最令人興奮的是還有3—4只青頭潛鴨。”
青頭潛鴨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鳥界“大熊貓”之稱,據國家林草局官方網站《關注森林網》介紹,目前全球擁有量不足2000只,比“大熊貓”還要珍貴。

“青頭潛鴨過去只在朱湖國家濕地公園府河生態保育區監測到,在濕地恢復重建區看到它們還是第一次。”朱湖國家濕地公園濕地保護中心負責人池清華興奮地說,“生態好不好,鳥兒最知曉。這說明我們的生態保護又上了一個臺階。”
朱湖是孝感市第一家獲得國家批準建立的國家濕地公園。近年來,朱湖持續加大了濕地建設和保護、生態修復力度,由孝南區人民政府重新制定了《湖北孝感朱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強化了由朱湖濕地管理處,以及孝南區林業、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森林公安、水利和湖泊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群管群建機制,實施了總面積達4608.77公頃的生態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合理利用區綜合整治和生態建設,開展了全省近零碳排放商業試點示范工程。在抓濕地公園主體建設同時,注重抓好濕地流域及左右岸、上下游和周邊人居環境、生態環境治理,確保濕地水清、河暢、無污染。

好環境首先博得野生動物的青睞。據監測結果顯示,目前,在朱湖國家濕地公園區域常年棲息著各種野生鳥類10萬多只,發現遺鷗、黑鸛、青頭潛鴨、黃嘴白鷺、黑臉琵鷺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5種,小天鵝、斑頭雁、鷹隼類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20多種。朱湖濕地正成為名副其實的鳥類天堂。
青頭潛鴨(學名:Aythya baeri)是雁形目鴨科潛鴨屬的鳥類。體圓,頭大,雄鳥頭和頸黑色,并具綠色光澤,眼白色。上體黑褐色,下背和兩肩雜以褐色蟲蠹狀斑,腹部白色,與胸部栗色截然分開,并向上擴展到兩脅前面,下腹雜有褐斑;兩肋、淡栗褐色,具白色端斑。雌鳥體羽純褐色。

繁殖期主要棲息在富有蘆葦和蒲草等水生植物的小湖中,在山區森林地帶多水草的小型湖泊、水塘和沼澤地帶也常出入。冬季多棲息在大的湖泊、江河、海灣、河口、水塘和沿海沼澤地帶。不喜歡水流湍急的河流。常成對或成小群活動在水邊水生植物叢中或附近水面上。
青頭潛鴨為遷徙性鳥類。每年3月中旬即從南方越冬地遷往北方繁殖;秋季于10月中旬開始遷往南方,少數遲至11月初。遷徙時集成10余只或數十只的小群飛行,隊形常呈楔形。飛行高度一般不高,多呈低空飛行。有時也與鳳頭潛鴨或其他潛鴨混群棲息。性膽怯、翅強而有力。善潛水和游泳。

主要以各種水草的根、葉、莖和種子等為食,也吃軟體動物、水生昆蟲、甲殼類、蛙等動物性食物。覓食方式主要通過潛水,但也能在水邊淺水處直接伸頭攝食。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ver3.1—瀕危(EN);中國國家林業局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生態、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