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回家 | 大熊貓棲息地修復初見成效
提到熊貓回家你會想到什么?
動物園大熊貓回到獸舍?
旅居國外大熊貓回到祖國的懷抱?
那么野生大熊貓如何回家?
提供一個答案:修復退化棲息地以適合大熊貓生存!
夢寐以求的時刻
近日,在小寨子溝自然保護區修復后的退化棲息地內,我們成功地通過紅外相機在5月18日拍攝到了野生大熊貓的活動畫面。視頻畫面顯示,一只大熊貓時而悠閑地漫步在布滿竹樁和種滿樹苗的人工開辟通道中,時而與小樹苗進行親密接觸。
紅外相機記錄到大熊貓并非什么稀奇事,因為經各保護區巡護員們多年來在生物多樣性監測上的不懈努力,時常可以拍攝到野生大熊貓活動。然而,監測到大熊貓在經過人工改造修復后的退化棲息地內活動,卻是一件極為難得的事情。
為什么令人激動?
棲息地退化是大熊貓面臨的主要威脅之一。修復改善大熊貓棲居環境對于大熊貓種群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由此,大熊貓棲息地修復項目應運而生。項目以提升大熊貓棲息地質量為首要任務,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為核心,以大熊貓回歸為終極目標。由于是試點項目,即便方案有效性經多方論證,但仍缺乏切實的證據證明棲息地修復對于大熊貓棲息地質量提升的有效性。
另外,我們已在四川大熊貓分布區內設立4個退化棲息地修復項目點,并對項目地進行長期的修復成效監測。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激動的時刻終于來臨了。項目地大熊貓的出現是不僅彰顯了項目努力推動“熊貓回家”的初衷,更是直接證明了棲息地修復項目對于提升退化棲息地質量、遏制棲息地喪失的有效性。這一積極的結果也進一步說明了生態恢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大熊貓棲息地修復項目點分布圖
為了讓“熊貓回家”,我們在做什么?
項目地位于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的小寨子溝自然保護區大火地保護站周邊區域。由于砍伐等原因,導致項目地區域森林喬木層缺失,逐漸退化為高密度竹林。竹林密度過高限制野生動物的通行,驅使其回避該區域。
項目通過參照附近大熊貓棲息地的森林生態系統,改造退化森林結構,促進生態系統功能的恢復,以此吸引大熊貓重新選擇在該區域活動。我們主要做以下幾件事:
1.帶狀疏伐高密度竹林,為野生動物開辟通道,并促進下層植被生長。
2.套種栽植本土喬木樹種,恢復森林正常結構。
3.持續監測棲息地恢復成效與演替方向,及時調整修復手段。
4.邀請社區參與管護撫育,推進項目的同時為當地居民增收。
修復成效
在過去的兩年間,經過持續的恢復努力,小寨子溝項目點生物多樣性得到顯著提高,森林結構得到改善。除大熊貓這一重大發現外,項目地紅外相機還捕捉到大量野生動物重新在該區域活動的情景。這一積極的成果不僅實現了棲息地修復的目標,也展現了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的潛力。
| 血雉(Ithaginis cruentus)
| 中華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
|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雖然目前本項目成效已初顯,我們迎來了大熊貓的回歸,但棲息地恢復工作任重而道遠。距離將棲息地恢復至適宜大熊貓種群的生存,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當前我們僅僅邁出了一小步。所以,讓我們繼續攜手前行,為大熊貓及其珍貴的棲息地保駕護航。最后,感謝所有支持和參與這一項目的人們,你們的熱情和努力推動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進一步發展。
項目介紹
大熊貓棲息地修復項目全稱:“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簡稱NbS)森林生態系統恢復項目”,是在2018年“熊貓回家”項目基礎上成立的擴大性質的試點項目。該項目由匯豐銀行與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SEE基金會)聯合推出,成都天府新區愛思益生態保護中心負責執行。
目前,項目已在四川大熊貓分布區內設立4個項目點:北川縣小寨子溝棲息地修復項目點、滎經縣大相嶺棲息地修復項目點、石棉縣栗子坪棲息地修復項目點以及越西縣申果莊棲息地修復項目點。項目通過自然原理的引導,以重塑和優化棲息地內的森林結構為核心目標,助力棲息地生態功能的恢復。借助生態演替和生物互動等自然機制,重塑適宜大熊貓及其他生物棲息環境,為棲息地內生態系統功能自然恢復打下堅實基礎。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