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植物所赴哈薩克斯坦交流合作并開展天山山脈聯合野外科考
8月26日至29日,由哈薩克斯坦總統直屬國家科學院生物學和生物技術研究所承辦的“第三屆泛第三極地區植物多樣性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市成功舉行,生物與技術研究所Yerlan Turuspekov院士擔任本次會議的主席。該系列會議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2023年8月首次發起舉辦,隨后于2024年9月由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承辦第二屆會議。
本屆會議聚焦“泛第三極地區植物多樣性保護”主題,全面探討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最新進展。作為該系列會議的發起人,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孫航院士在開幕式上致辭,強調泛第三極地區在全球生態安全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關鍵地位,并呼吁進一步加強國際協作與資源共享。哈薩克斯坦總統直屬國家科學院院長A.K. Kurishbayev院士出席開幕式并致辭,高度肯定會議在促進國際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本次研討會共有來自哈薩克斯坦、中國、德國、芬蘭、澳大利亞、以色列、韓國、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等14個國家的10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共設40多個大會報告和35個學術海報。會議總結了前兩屆研討會成果,進一步推動了全球植物學與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國際合作。
會上,昆明植物所多位專家學者作學術報告。昆明植物所原黨委書記、所發展戰略規劃顧問李宏偉介紹了“昆明國家植物園創建工作進展”;孫衛邦研究員作“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及保護名錄制定規范”專題報告;宋波研究員分享了“特化的花苞片在中國西南部極端環境中生存的關鍵作用”;鄧濤研究員作“植物群落沿海拔梯度的系統發育結構”研究匯報;陳建國研究員探討了“墊狀植物提升多樣性從而增強高山生態系統功能與穩定性”;馬祥光副研究員介紹了“蔥屬高山韭組內的平行演化和隱存多樣性”;楊靜副研究員與蔡磊副研究員則分別介紹了“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傳粉生物學研究”和“喀斯特地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彌勒苣苔的保護基因組學與遺傳適應性”。羅桂芬正高級工程師、刀志靈正高級工程師和博士生羅芃睿以海報的形式介紹了“墨脫百合的組織培養和快速繁殖”“青藏高原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調查與保護”和“干熱河谷物種形成案例”。這些報告引起了與會代表的熱烈反響,促進了各方深入交流與合作思路的拓展。
孫航院士致閉幕辭并指出:與會人員未來將繼續深化國際科學合作,加強資源與數據共享,推動全球范圍內的共同行動,促進泛第三極地區植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會后,在Yerlan Turuspekov院士與哈薩克斯坦總統直屬國家科學院植物與植物引種研究所所長、國家植物園主任Gulnara Sitpayeva教授的陪同下,昆明植物所代表團先后訪問了生物學和生物技術研究所、植物與植物引種研究所和哈薩克斯坦國家植物園。訪問期間,雙方圍繞科研儀器平臺建設、研究方向拓展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并就國家植物園建設領域探討了合作方向。其間,李宏偉顧問結合昆明國家植物園的創建和設立經驗,與哈方進行了深入交流,為后續在植物園建設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中方和哈方還聯合開展了天山山脈區域的野外科學考察,圍繞典型山地植物多樣性、特有物種分布及生態適應機制等問題展開實地調查,為推動中哈兩國在高山生態系統與植物多樣性研究領域的長期合作提供了新契機。
參會人員在哈薩克斯坦總統直屬國家科學院合影
部分報告合影
會后在天山山脈野外科考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