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學自然 | 無脊椎生物的生存壓力
水是生命之源,我們每天的生活都離不開水,但你對深圳的河流又了解多少?俗語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在評估一處溪水的水質時,是否也能以“外表”來作為判斷的依據?
一般人也許會用視覺和嗅覺來評估溪流的水質,但是被污染的河流看起來可能很干凈或聞起來沒有異味,不能單純以肉眼來判斷。而水生無脊椎動物是濕地、泉水和溪流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換一個角度,或許我們可以通過了解無脊椎動物們來了解一條溪流。
2021年8月21日,華僑城濕地自然學校開展Project WET(水資源主題)“無脊椎生物的生存壓力”室內課程,通過講解水生無脊椎生物與水源之間千絲萬縷的關系,讓學生更為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課程由葶藶和向日葵老師主講,共12組親子家庭參與,大家認真聽講、踴躍參與游戲,現場氣氛十分活躍。

當日艷陽高照、晴空萬里,大小朋友興致勃勃地聆聽著老師們的講解,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在課程中,大人與孩子們不僅了解到關于深圳河流的知識,還一同參與游戲,扮演不同的無脊椎生物,體會這些脆弱而又頑強的小生物在被污染的水源中存活的困難性。
通過老師們生動有趣的講解和演示,大家與小動物們產生情感共鳴,切身體會到水資源保護的重要性,環保意識也大大增強。
有小朋友表示,他不僅會自身實踐“不往水中丟垃圾、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等環保行為,還會動員自己的家人、朋友,一起來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讓這顆美麗的水藍色星球保持清澈、永葆活力。

通過本次課程,大小朋友們都意識到善待身邊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非常重要。這不僅是為了給水中可愛的小生物營造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更是為了給人類自身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地球上的每一生物都有自己的存在價值,都與人類息息相關。善待它們,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感謝環保志愿教師向日葵(李秀明)、小熊貓(梁丹)、鳶尾(郭英英)和鸕鶿(王嘉)對本次課程的大力協助,濕地因你們而精彩!
文字:西蘭花
圖片:華僑城濕地
副主編:葶藶
主編:孟祥偉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